近日,由旭陽集團焦化研究所主導研發的焦爐單炭化室壓力自動調節模擬裝置順利完成各階段研究試驗并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實現了焦爐單炭化室壓力自動調節技術新的突破。
該焦爐單炭化室壓力自動調節項目主要是通過自主設計與技術開發,探索合適的炭化室壓力自動調節技術,使集氣管壓力保持在微正壓狀態,從而實現焦爐無煙操作,改善爐頂操作環境,滿足現場工藝要求,并使大量焦爐荒煤氣得以回收,對于焦化企業的綠色發展和盈利增收具有重要價值。項目研究主要包括前期數據收集、模擬裝置平臺搭建、試驗研究、裝置改造提升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順利完成都對項目的整體成功起到重要作用。比如第一階段實現同時對焦爐炭化室底部壓力、橋管壓力和集氣管壓力的數據收集,并對三處壓力相互關系進行了研究分析;第二階段在旭陽邢臺園區中試基地完成自主設計的模擬裝置建設,從初期采用水封閥壓力調節未能很好滿足試驗項目要求,到項目組開拓思路、反復調試實現對模擬裝置多次創新性改造優化,再到自主成功開發一種帶有調節裝置的焦爐橋管翻板機構和一種帶自動調節系統的刀閘閥裝置,從而有效解決了試驗中遇到的瓶頸問題,保障了項目順利開展和整個試驗過程圓滿完成。
旭陽集團此次對焦爐單炭化室壓力自動調節模擬裝置的開發與建設,使得行業在焦爐炭化室壓力調節方面增添了一項新技術。這種裝置結構簡潔、成本較低,應用可行性得到充分驗證,尤其凸顯對現有焦爐改造優化的重大優勢,在行業內具有良好示范價值和廣泛推廣意義。項目研發過程中形成了多項技術成果,其中《一種焦爐橋管組件》和《一種炭化室壓力調節裝置》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旭陽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獨立焦炭生產商及供應商、全球最大的焦化粗苯加工商、全球第二大高溫煤焦油加工商、全球第二大己內酰胺生產商、中國最大的工業萘制苯酐生產商、中國最大的焦爐煤氣制甲醇生產商、中國京津冀地區最大的氫氣供應商,創業二十八年形成了科技研發與技術創新的雄厚積淀,并從2007年陸續在旗下邢臺園區、定州園區、樂亭園區、滄州園區、鄆城園區、東明園區、呼和浩特園區成立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立了旭陽化工研究所、煤炭研究所、焦化研究所、碳材料研究、尼龍材料研究所、己內酰胺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催化研究所、氫能研究所、環保研究所、過程工程研究所等11個集團一級研究所和1個集團分析檢測中心,建立了“集團總工程師及集團生產技術部-各園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各生產公司生產技術部”三級研發創新體系,構建了“從無到有”(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開發)和“技改技措”(現有裝置持續優化升級)兩大類研發創新系統,打造了創意、小試、中試、產業化、工程設計全研發產業鏈,形成了全面創新、全員創新、協同創新、系統創新的基本格局,力促集團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提升旭陽核心競爭力。
旭陽集團高度重視并致力于建設高層級、高資質、高水平的研發創新平臺,不斷充實創新基礎,持續優化研發條件。目前,旗下已有8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家省級重點實驗室、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工業企業(A級)研發機構、1家北京市級企業科技研究開發機構、1家國家級檢測中心以及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有研發實驗室1萬平米、中試基地13萬平米。
旭陽集團十分注重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依托自身完備的研發設施、健全的科研團隊、濃郁的創新文化,重點在環保技術、精細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石化等主要方向全面布局,已獲得專利技術授權236項、專有技術授權424項,走出了一條內引外聯的開放型研發路線及模式。尤其是2016以來,在旭陽“五五”和“六五”發展規劃引領下,集團投入研發資金10.73億元,成功開發數十項關鍵技術,取得一系列創新突破,構筑起旭陽事業“全國布局+全球開拓”的堅實技術支撐。與此同時不斷推進自動化、信息化、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投資9.7億元,完成62個數字化項目,采用自動化設備和自控系統實時收集生產數據、監控生產設備運行,實現了生產、運營、管理效率行業領先,所有裝置自控率達到96%及以上,其中化工裝置自控投用率100%,煉焦裝置自動化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旭陽集團堅持把技術研發創新納入“十年發展綱要、五年發展規劃、年度計劃預算、月度計劃、日計劃”“十年如一日、一日如十年”的旭陽戰略管理五統一,納入“始終有正常經營的業務,始終有并購投資的業務,始終有調研研發的業務”的旭陽戰略實施三步曲,頂層設計引領,一步一動實施。2022年9月2日至3日,旭陽集團召開以“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第九屆旭陽創新大會,進一步厘定了旭陽科技產品創新的大方向、大格局、大目標、大定位,做出了“實施新一輪人才戰略工程”“研發創新要為集團產業轉型升級服務”“研發創新要向大產業和大行業集中”“加快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自我原創、獨立自主與開放引進、廣泛吸收他人創新成果為我所用兩條腿走路”的全面系統部署;對于當前的研究重點也在《旭陽集團2023年工作指導原則》中明確,“集團所有的研發創新工作都要堅持兩個方向,一是為集團現有產業服務,二是研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無論哪個方向都要堅持自主研發和向外兼并同時并舉,以向外并購為主加大創新工作力度!边@次旭陽焦化研究所完成焦爐單炭化室壓力自動調節模擬裝置開發并取得多項研究成果,正是集團推進上述部署落地系列項目安排中一個具體的案例,立足現有產業,通過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有效提升了現有裝置效能。
接下來,旭陽集團將繼續充分發揮旭陽研發團隊、研發機構和各類研發平臺的作用,依托旭陽近三十年行業深耕的九大核心能力、九大競爭優勢(超前研究能力、戰略規劃能力、業務策略能力、供應鏈能力、數字化運營能力、創新能力、盈利能力、擴張能力、糾偏能力;規模優勢、一體化優勢、園區化優勢、集中營銷優勢、成本優勢、研發創新優勢、信息化智能化優勢、安全環保質量優勢、風控優勢),進一步增加科技投入,進一步深化自主創新,進一步拓展技術合作,進一步加大旭陽三種創新整體布局(商業模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科技產品創新)統籌推進力度,向著“創新、服務、數字、平臺”四個方向全力突破,向著“世界領先的能源化工公司——創新引領未來”旭陽愿景加速邁進。
|